郭永田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中共内蒙古兴安盟委委员,现挂职兴安盟行政公署副盟长
在中央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片区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齐齐哈尔、吉林白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533元、12890元、8370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4%、6.5%、8.7%。三盟市全年实现脱贫人口分别达到2.6万人、6.7万人、10.2万人,年末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到7.3%、5.8%、8.9%,分别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9.1个百分点。
郑志刚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以BATJ互联网四大巨头和中国人寿等国企参与为主要内容的联通混改方案公布后,一时间备受市场瞩目,让国企改革的观察者在听了长时间的楼梯响之后终于看到人影的晃动。联通混改无疑是国企改革在引入民资战略投资者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那么,联通这次公布的混改方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得”和不尽如人意的“失”呢?
许耀桐
国爱思想网学术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科研部主任。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为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制定了新举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十大新理念论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目的、重点和关键、基础和核心以及紧迫任务和最终立足点等重大问题,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是什么”。八点新要求,提出实际的愿望和切实的条件,希望能够达到或实现,解决了全面从严治党“做什么”。八个新举措,是采取实际的行动步骤,付诸实践,成为具体抓手,把工作落到实处,解决了全面从严治党“怎么做”。
李哲罕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当代全球正义理论是关于对物质性的善品(Goods)在全球范围内的去中心化的分配与再分配,主要是指发达国家及其人民援助欠发达国家及其人民。而在各界广泛讨论如何援助以及援助什么之前,应该先弄清楚发达国家及其人民援助欠发达国家及其人民的理由。这是当代全球正义理论的核心所在。
吴洪淇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副教授、证据法学研究所副所长、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
什么是司法文明?“文明”就是与“愚昧”“落后”“野蛮”相对的概念。张文显教授认为,“法治文明系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准,而司法文明系法治文明的基本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司法文明则意味着司法进步,意味着更先进的司法理念、司法制度、司法行为和司法文化,司法文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的指示器。司法文明发展的程度体现在司法系统内在制度体系与外在环境的各个方面。
叶裕民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与管理、城市经济学、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中国传统城市化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市的非农化过程,长期没有完成人口的空间流动,人力资本得不到有效积累,成为国家现代化的最大短板。流动人口市民化,全面积累人力资本,既是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新动能。而当前市民化难题的本质就是地方政府职能缺位导致公共服务的缺失。本文提出,建构可支付健康住房导向的流动人口公平发展路径,以可支付健康住房供给为起点全面推进市民化。
李强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长期担任社会学系主任
王昊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中产阶层不等于中等收入群体,应该从收入、职业和教育多个维度分析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与结构。该文分析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2010年、2013年的数据,发现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所占的比例已经较大,但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层的比例仍然较小。中产阶层越来越集中于城市和东部地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社会结构差异越来越大,第一产业中的中产阶层发展也遇到了较大阻碍。该文认为,要壮大中产阶层,应该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产业、职业结构调整,普及教育,推动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中产阶层的发展,扶持农民工依靠技能提升、自主经营进入中产阶层。
匡远配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研究领域: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扶贫、农村资源环境经济学等
近年来,农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有效流转已逐渐成为湖南农业发展的基调:2011年起,我省开始向农民“确实权、颁铁证”;截至2016年6月,全省流转耕地面积2015.1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8.46%。农地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破题,农业规模经营效率和农民收入有了提高,精细农业有力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何志鹏
吉林大学法学院、公共外交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国际法、全球化问题、尤其是人权的全球化问题、法学教育,著有《全球化经济的法律调控》等
在当代中国,妥善进行国际法教学的"道"就在于教师对于国际法的"真知"与"真爱"。而提升国际法教学质量的"术",主要在于"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在"教什么"方面,要倡导"抓大放小",也就是将对于国际法理解和应用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的观念、整体框架和应用技术交代给学生;在"怎么教"这一方面,强调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将国际法学活、学透。
张桃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副部长,研究领域:集约化农业利用下土壤退化的机制及合理调控、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研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壤和产地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发生着深刻变化,尤其在实现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后,正在进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新阶段,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市场竞争挑战,土壤和产地环境管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