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人才引进要以企业为主体--第一智库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招聘信息  第一智库微博  安邦咨询  ANBOUND 高格全球文化项目论坛
首页 > 人才问题: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 > 建言献策 >  海外人才引进要以企业为主体
海外人才引进要以企业为主体
2012年12月17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德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

字体:
点击评论(Comments)  |  
分享到: 0

毋庸置疑,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中,发挥着显著作用。人才的“含金量”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至关重要。我认为,引入海外高端人才的关键在于产业环境的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和吸引“海鸥”。

人才引进战略应与本地产业发展相结合。人才之所以发挥功用,源于其服务社会需求。因此,高端海外人才的引进需与当地经济情况相结合,服务产业发展的需要。

这里有两方面含义:第一,人才引进应与当地重点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相匹配;第二,当产业发展配套环境相对完善时,高端人才引进工作往往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速产业发展。

政府要做的是,走出盲目引进高端人才的误区,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以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出台相关激励政策,狠抓产业发展环境建设为基础;与此同时,政府实施引入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政策。

例如,长城战略咨询等发起成立的武汉光谷天使投资俱乐部,是东湖高新区政府产业环境建设的一环。通过该俱乐部,数十名硅谷、新竹等地的天使投资人聚集光谷,成为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以企业为主体是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的关键。在人才引进中,用人企业(包括企业协会组织,而非政府)是主体,是为海外人才提供“归宿”的主体,也是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善于用人的企业最清楚自己需要怎样的人才,也知道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哪些人才。因此,以企业为主体来引进人才,必能提高引进人才的成功率。

但是,如果以政府为主体引进人才,往往会出现所引入对象成为“无本之末、无源之水”的现象,甚至有些地区已出现了所谓“人才”借机寻租的行为。

海外高端人才的核心是“海鸥”而非“海归”。当前,世界逐步进入创新全球化时代。随着以人才为主要载体的技术和资本在全球链接,世界范围内将出现全球创新资源空间布局的“尖峰”。

我们绘制了科技创新地图和新经济创新地图,列出了七大科技创新尖峰地区和十大新经济创新尖峰地区。这些区域,无一不是通过往来于多个国家和城市的“海鸥”实施全球链接,从而在新兴产业中表现良好。

“海鸥”拥有海外留学和创业背景,通过其掌握的核心技能链接到相当数量的移民社群、跨区域创业者、跨区域投资人,以及产业组织者开展创业活动,并带动其所在区域和创新高地的合作与互补,促进当地新兴产业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第二个30年中,中国崛起将依赖于原创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完成这一使命的,正是具有全球视野的“海鸥”,而不是“一归永逸”的海归。此外,全球链接并不是海外人才的专利,没有“走出去”的人才更应该走出国门,链接全球。

评论 Comments
我们尊重每位用户发言的权利,我们鼓励思想交锋,您的评论是最重要的内容,但请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允许:字;已输入:字;剩余:
用户名:密码:
友情链接
特约链接
凡本网站转载的文章,均由原载媒体审核后发表,仅反映原作者自己的观点,不代表“第一智库”网站的观点。
About US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中国-东盟基金·安邦合作项目 中信信睿·安邦合作项目
(安邦集团)北京安邦世纪国际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1993-2013 Anbound
法律顾问:君合律师事务所 | 京ICP备11036713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证110923号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