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背后人才争夺硝烟弥漫 电商人才瓶颈亟待改善--第一智库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招聘信息  第一智库微博  安邦咨询  ANBOUND 高格全球文化项目论坛
首页 > 人才问题: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 > 供需形势 >  价格战背后人才争夺硝烟弥漫 电商人才瓶颈亟待改善
价格战背后人才争夺硝烟弥漫 电商人才瓶颈亟待改善
2012年12月17日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张世祥

字体:
点击评论(Comments)  |  
分享到: 0

元旦、春节、中秋甚至连今年的“双11”,每个节日都被电商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都使出浑身解数在争夺市场的蛋糕,众多竞争手段中价格战看似分外热闹,备受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但是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调查了解,电商之间除了表面价格之间的竞争,背后人才之间的竞争的硝烟也非常浓烈。业内人士甚至称,未来电商的胜负取决于人才的“高地”。

近日,由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与专业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商赢动教育共同编制的《2012中国电子商务状况调查报告》发布(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指出,随着国家对电商行业政策的升温和行业内大张旗鼓的开疆拓土,逾八成电商企业表示面临较大的招聘压力,尤其对于运营、技术和推广型人才,各电商企业普遍感到“饥渴”。电商人才供需失衡。

记者通过国内几家大型的招聘网站搜索最新招聘信息发现,各家电商企业不惜斥巨资“挖人”,给出优越薪资待遇的情景让人瞠目结舌。招聘描述中,普通客服人员,最低年薪为10万元左右,更有甚者给出50万—100万元的高薪。

理诺咨询高科技事业部经理吕悦告诉记者:“现在确实存在电商企业招聘难现象,尤其是运营总监级别的岗位平均年薪达30多万元,另外懂技术的高端人才也非常稀缺,其他岗位只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薪酬也在10万—20万元,这在行业内早已司空见惯。但纵使这样,企业还是难以招到合适的人”。吕悦表示:“电商行业高管跳槽也较普遍,因为他们在事业上已发展到较高阶层,面临职业发展高度的瓶颈,所以一旦有更优厚的‘东家’,自然就会离开”。

显然,一方面是行业内人员频繁流动,另一方面高管则被频频“请走”,这些问题都折射出电商人才日益紧缺的难题。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电商行业跳槽现象频生,与其薪资和职位有很大关系,纵使所属单位给出的待遇不差,但对富有经验的人才而言,当其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企业难以再提拔时,谋求个人薪资最大化就难免成为其跳槽首因。此外,企业内部人才管理不善也会导致员工大量流失,其中,权力的下放就成为部分员工“考核”自身去留的重要原因。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电商行业人才的巨大缺口与近年企业大规模扩张、众多传统零售业尝试“入网”不无关系,这些综合因素都加剧了行业“招兵买马”的难度。

由于电商兴起才数年,人才积累并不深厚,除了高端人才稀缺,同时具备传统销售和电商背景的“两栖人才”也往往是可遇不可求。中华英才网一高层负责人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人才的缺失将成为限制中国电商发展的最大制约,电商企业找不到适合的电商人才、电商学生也找不到适合的电商企业。这样的问题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且随着实体经济不断向电商靠拢,既懂得线下零售又懂得电商推广的人才更是企业所急需的。吕悦表示。

受访的众多电商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这些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电商的产业环境要好的多,招聘一些人才也比较容易,但是国内其它省份,尤其电商氛围比较薄弱的城市,招聘人才就比较困扰,希望国家在区域政策上给予扶持,能支持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完成更多的配套设施。不但要注重硬件建设,更要注重软环境的营造,这样才更有利于人才的引进。

河北省沙河市一家企业的经历,充分说明了这些。该市一家电子商务企业的创始人无奈地说:“根本招不到合适的人,只能把亲戚拉过来培训。这也是很多电商企业所普遍存在的问题。

就此,专家指出,在电商人才炙手可热时,企业应正确、理性地分析形势,制定并完善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从而管理好并留住人才。此外,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也会使员工具有归属感和使命感。如能对新入职者进行适当的职业培训,切实根据员工特长定岗定责,对具备一定才能的员工进行适度的权力下放及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等,都不失为电商企业解决人才困局的有效举措。

评论 Comments
我们尊重每位用户发言的权利,我们鼓励思想交锋,您的评论是最重要的内容,但请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允许:字;已输入:字;剩余:
用户名:密码:
友情链接
特约链接
凡本网站转载的文章,均由原载媒体审核后发表,仅反映原作者自己的观点,不代表“第一智库”网站的观点。
About US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中国-东盟基金·安邦合作项目 中信信睿·安邦合作项目
(安邦集团)北京安邦世纪国际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1993-2013 Anbound
法律顾问:君合律师事务所 | 京ICP备11036713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证110923号 | 营业执照